新闻资讯

MUSEUM

新闻资讯

春浴桃花源

  (作者:金英、建军)    自从五柳先生写下那篇脍炙人口的《桃花源记》后,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寻找或描绘着桃花源。其实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,是他憧憬的梦中仙境,并没有具体所在地。但他设想的世外桃园,却为后人的寻梦探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,演绎出若干个桃花源。

   泰山北麓亦有个桃花源,是这座名山自然风光******处,它与后石坞古松园共同“绘”出泰山最美自然风光带。说它有五柳先生桃花源相,是它具备了幽、纯、美、真的特质。有人将其总结为“水在石上流,画在水中显,桃花戏螭霖,逗的一川红”。这里地处偏远没有村落,既是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展示区,又是森林植被最少受人为干扰的区域,还是“彩溪依山流,两岸桃花拥”的绝妙踏春、避暑胜地。

   《论语•侍坐•吾与点也篇》中孔子问弟子志向时,曾皙曰:暮春者,春服即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用一幅春风沂水图道出了他的志向,也开启了踏春的习俗。

   我本凡夫俗子难脱俗气,寻着香山居士“深山千年犹冻雪,阴崖四月始桃花”的踏春指引,在“春深绿野初开绣,云解青山半脱裘”的时节走进桃花源,入“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”和“只恐花枝相妬,眉共春山争秀”的意境中,品悟乾隆帝“仿佛沂水风,吾与点也意”春游之乐。假半山游之利,乘游览车至碧峰寺,入寺沐浴静心小憩,抖落“凡尘俗气”进入沿溪步道。此道乃景区水系生态保护工程之美举,清淤、亮石、蓄水、布道,加之沿溪美化绿化,竟“保”出一片山水画廊。倚山拨翠前行,餐风饮露逍遥,不知不觉间到了彩石溪。景区人精心营构,人之灵酿神之应,神之应而点石成金。辟出一绵延数里彩石坪,辅以巧夺天工蓄水坝、休憩小品,成就了两山拥翠、一水流彩、乐奏半溪、屏开三面的极佳风景。这里的山、水、石交相辉映和“五世同堂”地质奇观,曾倾倒了世界地质公园的专家官员。坐在溪旁休憩小品的石凳上,近观彩石与溪水对话,斑斓与碧翠缠绵,或流出美丽图案,或溢出书法极品,尽展泰山奇石风采;远眺珍树翠草、含华杨蕤、群山拱合、如揖如拜,应着那句“群峰面面拥奇观,朝雨和烟积翠峦”的佳句。

   恋恋不舍起身告别彩石溪,上行一段,溪左见一片桃园,竟然到了花园工队,还是保护工程,新栽十三个桃树品种二万余株桃树,恢复了失忆已久的“桃花满谷”的历史风貌。时近五月,城中桃李已花落谢幕了,此处方繁花似锦,不由想起白乐天的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中桃花始盛开。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”的诗,望着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桃花、紫叶李、泰山松携手迎宾、梯次绽容,分明感到大自然妙手回春的神力。置身蟠桃园,桃花嫣然笑春风,人面桃花相映红,我与桃花似乎达成默契,扯住春的衣襟让她多留几日。不久又见一潭,潭中一奇石,其天然图纹极似奔马。据说,景区人清淤时发现此石,置于潭中,并为此潭起了个响亮的名-天马池。马年遇天马,似乎在预示着马上遇春、马到成功的意思,顿时为此行平添了几分精神、几分吉祥。再往前行,进入了芦苇与淡竹搭起的拱门,人行其间,只闻溪水潺潺和着山雀歌唱,不经意间苇叶竹枝偷吻面颊,着实惬意,令人心旷神怡。步出拱门,眼前出现了一座桥,桥下半溪碧水,乃赤鳞溪也。据说此处是野生赤鳞鱼“休闲之所”。赤鳞鱼过惯了无人打扰的生活,见有人偷窥,潜入石缝竟闭门谢客了。我悻悻过桥进入了植物园,各种本土树种挂着“工作牌”,前后追问着“你知道我是谁”,逗的我逐一近前观看,在紧张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出植物园,真是:识的诸君真面容,会考方得一氧吧。出植物园即红雨川景点,取古人“桃花乱落如红玉”意境,会意张道长“流水来天洞,人间一脉通。桃源知不远,浮出落花红。”的感悟,舒展开“从教桃花片,流出山中春”的画卷。跨桥越涧又步入依山傍涧步道,岩峦回抱,林树亏蔽。右侧山景秀色可餐,峰秀岳翠,山花烂漫。红的是野杜鹃,黄的是迎春、连翘,与一些不知名的野花联手泼墨,俨然一幅大写意的春山堆红叠翠图。左侧美溪窈窕,着碧衫,扭蛇腰,伴我迂回曲折,不时弹出“高山流水”、“渔舟唱晚”,心情愉悦到极致。真乃:“云峰苔壁绕溪斜,曲径香风夹岸花。桃花尽日随流水,映在彩溪两腮红。杨柳青青涧边垂,桃红柳绿参差舞。”

   泰山石奇,尤在桃花源,看来此话不虚。中国人历来爱石,有“山无石不奇,水无石不清”之说,苏东坡有友石之情,黄庭坚有赏石之乐,白居易有尚石之心,陶渊明有雅石之操,米元章有拜石之癫,徐霞客有恋石之嗜,曹雪芹则以石头记传世。

   不觉间发现左岸边有一彩石,隐隐绰绰像一动物,走近细看竟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龙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确让人惊叹,这里距龙湾已不远,想来古人已发现此异景,故为近处龙湾起此名。泰山石虽未列几大名石之列,却成为在石头上书写地球档案的28亿年彩色回忆,其多彩的纹理天工写意、妙笔生花,成为无言的诗、立体的画、凝固的历史。望着铺满彩溪的奇石,我读懂了“石不能言最可人”的境界。品石赏景不觉远,别有天地到龙湾。此处乃群雁、沐龟、龙角三峪之水汇聚后,欢腾而下形成的天成一湾。《泰山道里记》载:“龙湾,丘峦突出如岛屿。下有碧花池,石皆碧纹,天然池甃。”坐在景区设置的休憩区,上有大树翠盖,下有石桌石凳。右眺碧龙吐练,近赏幽谷神潭清澈如镜,点染出“龙须泼洒春水图,风面一镜揉蓝浅”的生动意境。走向池中踏步蹲下与水对话,池中彩石、游鱼争相与语,似乎在诉说往日繁华、中间没落和今日之惬意。真有“神心相妙远,古今一俯仰”之感。眼前之境让我想起了北大朱子良教授《真水无香》中一段话:“沉静的潭水……清澄明净,淡然悠远,在玲珑剔透中施然流露出‘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’的动人风韵,展示出真水无香的品位。”时间催人不能再上行,只得极不情愿地折返回转,偏偏又一座红石筑起的建筑吸引住我,近前一看原来是新近落成的赤鳞鱼博物馆。此馆依山势而建,点缀得宜、不掩环胜,借泉池水形成环水以养赤鳞珍鱼,假红雨川以披红装。如果从空中俯视,会发现整个博物馆就如同一条大鱼横卧在彩石溪景区中。馆内展览主题为“泰山泉水清、螭霖鱼中龙”。二层展板、水箱、标本、电视动静结合,一层玻璃展示平台内外流水潺潺、奇石错列、赤鳞畅游。把奇石、赤鳞鱼的文章尽情演绎。为保护珍贵的赤鳞鱼,泰安人可谓殚精竭虑,先是人工养殖成功,后是植树涵水、筑坝蓄水,竟在十余里彩石溪留住了水。并以赤鳞鱼博物馆为基地,每年向彩溪放养赤鳞鱼,使这一珍贵稀有鱼种又获重生,在“虽由人作,宛若天开”的佳境中自由生长、增殖繁衍。出前门即是桃花源另一地质景点黄石崖。黄石崖,龙角山断裂露头,断裂走向北西320C,倾向南西,倾角80C,切断傲徕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和泰山岩群斜长角闪岩的侵入接触面,表现为道冲断层形式,挤压特征显著。岩馆相拥,既为科普之地,又是珍宝汇萃,配合的如此默契。

   浴春至此,观桃花,坐幽境,赏彩溪,窥珍鱼,戏春水,品奇景,享氧吧,读春山……可谓足矣。但人心偏又极难满足,又闻此处尚有香泉、薄湾、湘子洞、猛虎沟、鹦鹉崖瀑布、一线天、猴愁峪、齐长城等景观,不禁心痒难耐,怎耐天已黄昏游车渐少,中了王旭“石径俯云壑,竹林开幽境。待游未终兴,红日忽倒影。”的憾意,只能留作下次再来了。

   作家叶灵凤将读书与名胜景色联系在一起。“这正与名胜的景色一样,卧游固是幸事,然而亲临其地观赏,究竟与在游览指南之类所得者不同。将读过的书重读一遍,正如旧地重临一样,同是那景色,同是自己,却因心情和环境不同,会有一种稔熟而又新鲜的感觉。”其实,游有三层境界游、品、读,有的匆匆过客“到此一游”;有的亲密接触阅读深览;有的品悟结合总有所得。我觉得春游亦三得并举,游的尽兴,读的透彻,品的有味。走进大山就要懂得“山是风骨,水是灵魂,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,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”;身临其境,有如漫步奇幻曼妙的山水画廊。感受大自然悦心悦目的“溪竹崖松,鸟鸣花丽,堆红拥翠,丹岩似锦,万谷皆春,香泉可啜,溪水可亲,蔬美可馔,”的佳境,品读“石蕴黛山以辉,水含彩川以媚。”美味,使人于平静、宽广、舒畅的心境中陶冶性情,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,达到“山情水性”皆为我之性情的和谐统一。实现古人倡导的:“转一景如闭一户焉,想一景如翻一梦焉,会一景如绎一封焉,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”的意境,在“悟”中得到升华。在这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”的季节,需在百忙之中拨繁就简走出家门、办公室,与大自然亲密接触。泰山“佐青帝以发春,御苍龙而经始”,桃花源被称为“江北小江南”、“天然地质博物馆”,近距离亲水,看十里彩溪;探幽访珍,与赤鳞、奇石对话。而桃花源也准备了数目可观的奇景异卉,欢迎踏青沐翠者共同挽留春天。兴极所致,竟有改词之趣,将《套马杆》词顺境改为:“给我白云一朵洁白的想像,给我一阵清风吹开百花香,给我一次邂逅在梦中桃花源,给我一只套春杆把春留住。春天的彩溪梳妆已待,晚春的桃花千姿百态,春和景明的烟云任我去沐浴,荡涤凡尘的心自由地飞翔。”

      (信息来源:泰山官网)